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
来源: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04日
妊娠期高血压指女性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呈一过性,分娩后消失。属妊娠特有疾病,是目前孕产妇、围产儿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妊娠后期收缩压在14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上,必须考虑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的原因有许多学说,一般认为是来自胎盘的某种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引起孕妇机体的免疫因子改变,导致孕妇的全身小动脉痉挛而发生高血压,也有研究发现与遗传因素有关。
主要临床表现:
①高血压:两次血压达到140/90毫米汞柱,即可作出诊断;
②蛋白尿:应取中段尿进行检查,凡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O.5克为异常。同时具有高血压和尿蛋白为子痫前期;
③水肿;
④自觉症状:有无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及呕吐等症状。这些自觉症状的出现,表示病情发展已进入子痫前期阶段,应及时做相应检查与处理;
⑤抽搐与昏迷:抽搐与昏迷是本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表现,应立即就医处理,适时终止妊娠。
高危人群: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易患人群如下,这些人群的孕期保健尤其重要,一定要定期按医生的要求产检,以保证母儿平安。
①小于20岁的年轻初产妇及高龄初产妇;
②体型矮胖者,尤其体重指数大于24的人群;
③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其发病率较高,病情可能更为复杂;
④双胎、羊水过多及葡萄胎的孕妇,发病率亦较高;
⑤营养不良,特别是伴有严重贫血者;
⑥冬季与初春寒冷季节和气压升高的条件下,易于发病;
⑦有家族史,如孕妇的母亲有妊高征病史者,孕妇发病的可能性较高。
预防:
妊娠期高血的病因尚不明确,因而不能完全预防其发病,如果做到以下方面,对发现和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有好处:
1.定期来医院做产前保健,注意每次测量体重和血压,化验尿常规,检查有无尿蛋白;
2.控制孕期体重的增长速度,整个孕期体重增长12.5千克左右,体态偏瘦者可增加15千克左右,体态偏胖者只能增加5~10千克;
3.对于前述高危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50毫克/日。研究者认为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组比没有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组减少了高血压的发生;
4.注意孕妇的营养均衡,常规补充钙剂,保证蛋白类食物(牛奶、瘦肉和蛋类)的摄取,补充微量元素尤其是维生素E、维生素C、铁剂和钙剂;
5.注意孕期保健,28周以后建议每天中午左侧卧位休息30分钟左右,以利于回心血量增加,减轻下肢水肿。
就诊地址:内蒙古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213诊室
咨询电话:0471—6690934
专家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