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注官方公众号
就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4:30-17:00
当前位置:首页 > 医教园地 > 继续教育

内蒙古妇幼保健院2012年继续教育--先天性巨结肠诊断治疗讲座

来源: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07日
字体:[| | ]     分享到

一、先天性巨结肠病因病理分析:

病变肠管平滑肌持续收缩,痉挛性肠梗阻(非器质性肠狭窄)直肠肛管反射环中断,不能诱发直肠收缩和内括约肌弛缓,便意消失和便秘导致粪便不能排出,近端正常肠管因粪便淤积和剧烈蠕动代偿性扩张和肥厚,形成巨大扩张肠段。根据无神经节细胞肠段长短分为:普通型(常见型)巨结肠(75%):病变限于直肠、乙状结肠、短段型巨结肠(8%):病变局限于直肠末段3-4厘米、长段型巨结肠(14%):病变肠段达结肠脾曲以上,甚至整个结肠、特殊型巨结肠:很少,病变累及整个结肠和回肠末端。

二、临床表现                                          

1、新生儿期: 生后排胎便延迟、>24-48小时腹胀伴呕吐、便秘,肛门指诊和洗肠有助于缓解症状、少数合并巨结肠肠炎,导致巨结肠危象。

2、婴儿和儿童期:反复性便秘伴腹胀进行性加重。表现为首先是生后排胎便延迟病史,以后反复便秘逐渐加重,一周,甚至半月排一次大便。不能自主排便,常靠洗肠或开塞露维持排便;其次腹胀进行性加重,可见到巨大肠形,触诊有时可触到巨大粪块(粪石),易误诊为腹腔肿瘤;并且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

三、治疗

1、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为主,切除病变肠段。术前准备包括洗肠、括肛、通便必要时应用缓泻药。

2、外科治疗

年龄:新生儿期即可进行,如合并严重小肠结肠炎,或长段型巨结肠等,先行结肠造瘘。

根治术式 1:改良术:结肠经直肠内拖出(Pull-through)切除术

适应症:普通型和部分长段型巨结肠

 点:腹腔外切除结肠,避免盆腔污染;肛肠吻合呈前高后低的斜形吻合口,可避免吻合口狭窄,保留部分内括约肌,有利于术后排便反射的建立。

根治术式 2:目前常用术式,适用普通型巨结肠和长段型

优点:不开腹,极大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腹部并发症;术后无疤痕,美容;术后恢复快,经济;经肛门游离结肠困难时,腹腔镜辅助下进行。

 根治术式 3:结肠切除,经直肠后结肠拖出术

 缺点:盲袋综合征

根治术式 4:直肠黏膜剥离、结肠经直肠肌鞘内拖出;切除术(Soave)常用于再次手术病例

根治术式 5 :短段形巨结肠

四、术后并发症

1、近期并发症:吻合口感染、泄漏:(多发生术后5-7天):禁食补液,TPN,无效行横结肠造瘘;尿潴留:多为一过性,局部热敷,针灸,艾蒿灸;小肠结肠炎

2、中远期并发症:吻合口狭窄,便秘复发:术后两周括肛,定期随访;肛门内括约肌损伤,污便、失禁:排便训练,生物反馈;远期生活质量:心理咨询

作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