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产急救 | 孕31周突发急性心衰 多学科紧密协作抢救保母婴平安
来源: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5日
急性心衰对于孕妇而言尤为凶险,因心脏负荷加重、生理代偿能力受限,容易在短时间内引发器官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猝死等致命后果。9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心血管内科负责人温慧华与多学科力量协作,成功抢救一名妊娠合并急性心衰的孕妇,并诞下婴儿。目前,产妇生命体征平稳,母婴平安。
当天中午11时左右,一名37岁、怀孕31周的孕妇因身体不适来到医院就诊。近一周时间内,该孕妇反复咳嗽,尤其是在活动或是夜晚睡眠时,咳嗽症状加重,家人以为是感冒。
经门诊初步检查结果,孕妇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来到心血管内科诊治。心血管内科负责人温慧华接诊后,细致查看了各项检查数据,同时进行听诊等进一步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孕妇的NT-proBNP(判断心衰的敏感指标)高达14000多,全身重度浮肿,下肢无法弯曲,心率130次/分、血压高达220/140mmHg,右肺伴有少许湿啰音等。此时,孕妇的情绪激动,哭闹着表达身体的不适。结合症状,温慧华初步判定是急性心衰且伴有肾功能损伤。由于情况危急,她一边安抚孕妇情绪,一边联系内科门诊、产科以及重症科室的医护人员。很快,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做好了抢救的准备工作。
完成了初步处置工作,医护人员推着轮椅赶来,为孕妇插上氧气袋,火速将其送往重症病房进行床旁抢救治。
根据温慧华的治疗方案,医护人员给予速尿利尿减低心脏前负荷,硝普钠泵入降压减低心脏后负荷,静点硫酸镁,促胎肺,持续高流量吸氧等一系列治疗,抢救工作持续到14时以后。经过动态调整药物浓度,孕妇的血压逐步降至140/90mmHg左右,心率降至90-100次/分,气短胸闷、浮肿症状明显改善,情绪逐渐稳定。
考虑到孕妇和胎儿安全,相关科室组织了紧急会诊。产科医生紧急实施剖宫产术前评估,麻醉科全程保驾护航。在产科、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孕妇顺利诞下婴儿,术后返回重症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此次成功抢救心衰孕产妇,彰显了我院危急重症救治体系的快速响应能力,多科室高效联动协作更是保障母婴平安的关键。
专家简介
温慧华 主任医师,心脑血管病房负责人,重症医学科负责人,研究生导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
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病、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对胸痛、胸闷患者的鉴别诊断经验丰富。擅长内科危重病人、危重孕产妇、外科及妇科大手术术后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患者的救治,擅长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等的诊治,先后开展了临时起搏器植入术、血液滤过技术、血浆置换、心包穿刺技术、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孕妇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快速房颤的同步电复律等多项业务。
工作经历:2021年8月就职于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22年8月组建起来成人重症医学科,并主持工作,负责全院成人科室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2025年2月组建心脑血管内科病房,主持、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药物球囊扩张等业务。
社会任职: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常务委员
内蒙古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高血压病学分会委员
撰稿:宣传科
校对:燕慧敏
审核:冯莉 柴羽佳
终审:王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