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注官方公众号
就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4:30-17:0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医心护孕 | 腹直肌分离别慌张,自测有方法!

来源: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8日
字体:[| | ]     分享到

  孕期唐氏筛查是帮助准爸妈了解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检查,其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幸福规划与未来期待。为确保筛查结果更可靠,让家庭更安心,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遗传优生科采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质量管理模式,系统性地提升筛查质量,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步 

  洞察问题,科学规划 (Plan) 

  2022年,我们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深度分析,发现影响筛查效率与准确性的关键瓶颈:申请单不合格率偏高。具体问题集中在:关键B超信息缺失、孕妇基本信息填写模糊不清、手写数值难以辨识…… 

  由于血清学唐氏筛查对信息准确性要求极高,任何错误或缺失都可能导致报告判读偏差。实验室审核人员常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孕妇电话反复核对信息,才能最终发布报告,这不仅延迟了结果反馈,也增加了双方负担。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深知提升空间巨大。 

  为此,我们迅速成立了专项质量控制小组,制定了详尽的持续改进计划。该计划覆盖筛查全流程——从样本采集规范、信息录入准确性、检测过程标准化到结果分析与报告发布时效,每个环节都设定了明确的优化目标与措施。 

  第二步 

  精准发力,全面落实 (Do ) 

  基于计划,我们运用鱼骨图深入剖析“人、机、料、法、环、测”各环节,精准锁定核心要因,并多维度同步推进改进:①人员赋能 (人): 强化医护人员对血清学唐氏筛查检测原理的专项培训,提升专业认知与操作规范性。②设备升级 (机): 检测仪器由半自动化全面升级至全自动化平台,显著提升检测效率与稳定性,减少人工误差。③流程再造与协作优化 (法、环):信息采集革命——以清晰便捷的电子化申请单彻底取代易错、低效的纸质版,从源头确保信息完整、清晰、可追溯;数据录入飞跃:由人工手动录入,优化为系统智能自动抓取,杜绝转录错误,提升效率;跨科室协同:积极强化与临床门诊科室的沟通协作机制,确保信息无缝传递,提升服务连贯性。④服务创新与沟通强化 (测、环): 部署信息系统,对各类别唐筛结果实施个性化、批量化的短信即时推送服务。孕妇在手机上即可第一时间清晰获知报告的风险等级提示。 

  第三步 

  成效验证,数据赋能 (Check) 

  经过系统性改进,关键质量指标实现全面突破:申请单合格率 95% → 98%(源头把控更精准);阳性通知率达100%(高危孕妇零遗漏);报告单合格率稳居100%(质量底线再筑牢);产前诊断率与召回率突破90%(风险干预更及时)……这些数字背后,是万千家庭升温的安心。 

  第四步 

  智慧升级,区域协同 (Act) 

    

  质量跃升,永续前行!立足本轮攻坚成果,我们锚定三大战略级目标:①全域同质化攻坚:构建标准化质控体系,刚性对接新版《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质量控制指标》。②推动区域数十家协作机构筛查质量达标情况动态监控。③全程数字化跃迁:打造"筛-诊-治-访-救"五位一体智能闭环。实现三域实时联动:检测数据流(全区实验室秒级共享);专家资源池(三甲诊断团队云端待命);危急值雷达网(高危病例自动追踪预警)。 

  2025年7月24日迎来里程碑时刻:内蒙产前筛查与诊断常规信息智慧管理系统正式启用!这标志着筛查流程进入 “智能驱动”时代(AI质控+自动预警),区域资源实现 “云端共享”突破(报告互认+专家协同),出生缺陷防控完成“数字闭环”重构(从筛查到救助全程可追溯)。 

  以持续改进为灯,以万家安心为岸 

    

  这场历时三年的质量革新征程,是技术革命,更是生命契约的升级,当全区数据脉搏协同跳动,那是为新生准备的保护网在云端编织。让每份筛查报告,都成为新生命收到的第一封祝福信!  

作者:null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