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生育健康宝宝
来源: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1日
艾滋病是母婴传播性疾病,可以在妊娠期、分娩及产后哺乳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造成胎儿或新生儿感染艾滋病病毒。大约90%以上的艾滋病感染儿童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母婴传播,避免艾滋病病毒感染孩子呢?
一、管理传染源
对于胎儿或新生儿来说,感染的孕产妇就是传染源。为了切断妊娠期母婴传播的途径,孕妇在被确诊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应该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尽可能将病毒载量抑制到检测限以下,可以大大降低妊娠期母婴传播的风险。
二、切断传播途径,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的可能
1、感染孕妇及其家人应尽早确定分娩医院,及时到医院待产。
2、根据孕产妇自身情况,医生会帮助感染孕妇选择合适的生产方式,避免紧急剖宫产。
3、产前检查和分娩过程中尽量避免可能增加母婴传播危险的损伤性操作。
4、新生儿出生后建议进行人工喂养,避免混合喂养。如果坚持母乳喂养,产妇要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并且避免乳腺炎的发生。
三、保护易感者
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均应进行预防性治疗。新生儿暴露风险程度根据母亲孕期抗病毒情况、实验室检验结果等情况的不同,分为高暴露风险和普通暴露风险,用药方案也有区别。
四、及时掌握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情况
应将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纳入高危儿管理,对所生儿童于出生后 48 小时内、6 周和 3 个月时,分别采集血标本,进行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核酸检测)。在儿童满 1、3、6、9(8)、12 和 18 月龄时,分别进行随访和体格检查。 及时了解儿童感染状态,对于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及时转接到专科医院治疗。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配合努力,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让宝宝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版》
撰稿:杨丽丽(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季 蓬 校对:燕慧敏
审核:王晓云 赵 芳
终审:赵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