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注官方公众号
就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4:30-17:00

关于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危重儿童救治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的请示(内妇保院字[2018]318号)

来源: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8日
字体:[| | ]     分享到

  自治区卫健委: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妇幼卫生工作两个“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全区危重症儿童救治质量和技术水平,规范全区危重儿童救治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促进我区危重症儿童救治水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全区儿童提供优质治疗服务,保障儿童健康发育,拟申请由内蒙古妇幼保健院牵头,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危重儿童救治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现将有关情况请示如下。

  一、 成立全区危重儿童救治和质量控制中心的必要性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对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 年)》儿童与健康的主要目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1‰和13‰,减少18岁以下伤害所致的死亡和残疾。中华儿科学会提出儿科强、儿童强、中国强,而儿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提升是儿科强的核心,是减少死亡率、致残率的有效办法。目前我区儿童危重症救治及质量控制存在以下问题:

  (一)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1.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关于《内蒙古儿科医疗资源》中提及内蒙古儿科医师缺口近5千人,服务地理资源每百平方公里仅为0.34人,且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而阿拉善儿科医师仅有31人,不少地区没有儿科医师或儿科医师由内科医师兼职,儿童危重症救治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培训,对于儿童危重症不能早期识别、及时正确地处理,使患儿死亡、致残或留有后遗症机率增加。

  2.抢救设备缺乏或设备使用不当,有些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部分抢救设备,存在操作不熟、使用不当,导致抢救仪器闲置,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3.基层儿科医护人员参加儿童危重症相关知识的培训少,导致救治理念及知识落后、不规范,使危重症患儿不能得到最适宜的救治。

  (二)缺乏统一的儿童危重症质量管理体系:

  1.目前我区有新生儿死亡评审、孕产妇死亡评审,至今没有儿童死亡评审,故关于儿童危重症死亡没有详细的数据,更没有数据分析。

  2.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管理,全区危重患儿的数据缺乏,有些医疗机构数据不准确,对危重患儿的评分不熟悉、不统一。

  故不能对自治区危重症患儿的死因进行整体的、准确的、全面的评价,不能为政府及医疗主管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提供有利的数据资料,同时不能参与政府和卫生系统组织的科研及多中心研究。

  (三)亟待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儿童危重症救治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组长、北京儿童医院PICU主任钱素云在2017年儿科重症医学回顾与展望中提到:儿童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将从数量和床位的快速增加期转向规范诊疗和质量提高期,重症感染、危重症患儿的营养、重症伤害性疾病的综合救治、重症传染性疾病(重症手足口病、重症流感)等规范化治疗仍是儿童危重症救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2.虽然我区儿科一些医疗机构近年来增加了儿童危重症床位,但治疗缺少同质化、规范化,治疗效果没有评价标准,不能为国内儿童危重症领域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源。

  3.目前国家危重症专业相关的多中心研究中自治区没有入围项目。

  因此,成立规范的儿童危重症救治和质控中心势在必行。

  二、建设的能力与条件

  (一)医院总体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是自治区唯一一家集妇女儿童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医疗机构,是内蒙古医科大学和包头医学院临床教学医院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编制床位300张,开放床位370张,全院在职职工1069人。2017年全年门急诊48.53万人次,住院人数19810人次,分娩量8043例,全年完成各类手术4061台次。新院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14.86万平方米,床位800张。全院共设临床、保健、医技、行政等科室43个,获批国家级培训基地3个,自治区级培训基地2个,自治区级专业中心4个,自治区级专科质量控制中心2个,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个(PICU)。我院有自治区最完善的儿科科室设置:设有儿内科(包括儿科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感染、泌尿、风湿免疫、神经康复)、儿外科(自治区最早)、新生儿科、小儿五官科、小儿眼科、小儿皮肤科、儿童保健科等。

  我院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先后加入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医联体、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科医联体、中国省级妇幼保健院(妇产医院)专科联盟、中国罕见病联盟(自治区唯一一家入围的儿童医院),在管理上、技术上与全国发达地区的妇、儿医疗机构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为我院各项专业技术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16年我院牵头成立了内蒙古妇女儿童医疗保健联合体,共74家成员单位。上联下通的分级诊疗框架的搭建,为我院成立自治区危重儿童救治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院儿童危重症专业概况

  我院PICU成立于20079月,是自治区首家专业性儿童危重症救治病区。 PICU成立前经中华医学会儿科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儿童医院黄敬孚副院长指导并进行充分准备后开诊;开诊后多次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王莹、上海儿童医院张育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陆国平、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高恒秒教授等国内著名教授现场指导,使PICU的各方面得到更进一步发展。2010年获得国家卫计委第一批临床重点建设项目,经过为期2年的建设,PICU硬件设备不断完善,设置已达到国家《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的要求,医护人员均前往国内先进的儿童医院PICU进行长期、短期及专项技术的进修学习,并获得了相关的培训证书,建立了人才梯队。目前PICU医护人员分别任职中华医学会危重症康复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儿科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危重患儿救治中心委员、福堂儿童医学集团重症护理学组委员等。通过国家的扶持、医院的大力支持及PICU医护人员的不断努力,PICU各项业务不断完善、创新,开展了2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其中有10余项填补了自治区空白。2017年国家重点建设专科项目也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也是迄今自治区唯一一家儿科领域的国家重点建设专科。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PICU自身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加强对下级医院的培训,先后在自治区东部、西部及中部举办3期儿童危重症适宜技术培训班,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完成国家级医学继续课程1项,独立主持并完成儿童危重症救治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课程2项。我院拥有自治区最早成立的小儿外科及儿童相关的辅助科室,手术前后24小时患儿的治疗与患儿手术一并决定手术患儿的预后及成功率,PICU承担儿外科术前术后危重患儿的救治,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近年来,通过医院不断努力,我院成为国家儿童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的集团单位及首都儿研所的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远程会诊及多方面的合作,提高了我们的救治水平。2010年国家重点建设专科项目并通过国家验收,经过10余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具有与国内一流儿童医院接轨,兼顾内、外科救治水平得到国内同行认可的PICU。新院共开设5层儿内病区,1层小儿外科病区。其中1层为PICUPICU总面积1600m2,将开放27张重症监护床,其中3张为负压隔离病床。PICU现有专科医师8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6人,护士20人,人才梯队合理。

  1. 专业技术能力

  1PICU完成儿童常见的儿童危重疾病的救治;为儿外科手术患儿提供术前、术后生命支持及内环境稳态;救治各类性休克,中毒,意外伤害,伤害性疾病的综合救治,ARDS,溶血尿毒综合症,阿-斯发作,严重致死性心律失常,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多脏器衰竭,急性溶血及溶血危象,高血糖危象,肌无力危象,肾上腺危向,胆碱能危象,高血压危象患儿及诊断各类遗传代谢病及罕见病(如:脊肌萎缩、肌营养不良、线粒体病、染色体微缺失)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及内科治疗,代谢病串联质谱等检查,在急危重症儿童的救治、护理方面的专业技术水平居于全区领先地位。

  2PICU仪器设备不断完善,设置已达到国家《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的要求,医护人员均前往国内先进的儿童医院PICU进行长期、短期及专项技术的进修学习,并获得了相关的培训证书,建立了人才梯队。平均每年收治危重患儿1000人左右,救治成功率95-97%,具有全区领先的儿童危重专业救治水平,突出的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能够引领区域内儿童危重症疾病的临床研究,促进区域间儿童危重症医疗服务同质化。

  3)每年参加全区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参与全区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通过评审、分析全区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有针对性指导和培训各医疗机构提高危重患儿的救治水平,从而提高救治能力。医疗工作的目标已由降低病死率逐渐转移到在降低病死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率,提高患儿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2.辐射带动能力

  1)引领和辐射作用:儿科在区域内有较好的辐射带动能力,PICU成立以来转诊病人由呼市地区(武川、土左旗、和林县、清水河县、托克托县),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到陕西省(榆林、府谷)、山西省(河曲)转入,转诊患儿占总住院人数的比例逐年提高,由2012年的9.67%,到2017年的20.3%,充分证明对危重患儿的诊疗与救治能力在本区域具有明显的优势,依托现有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其引领和辐射作用,方便患儿就医,推进儿童危重症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辐射力和影响力。

  2)培训工作的开展:作为国家重点建设专科,PICU专科医护人员具有AHA颁发的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合格证书,完成覆盖全区范围的儿童危重症早期识别及处理的培训班3期,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联合完成针对儿童危重症的医学继续教育课程1项,独立主持并完成儿童危重症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课程2项,多名医护人员担任自治区儿科医师转岗培训教师;我院设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6 个标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考站、电教室等。配置进口、国产模拟人及各种模拟教具百余种,并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美国AHA(美国心脏协会)培训中心合作成立我区第一家AHA授权的儿童生命支持培训中心。

  3)医联体工作:北京儿童医院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内蒙古妇女儿童医疗保健联合体牵头单位、内蒙古妇女儿童医疗保健联合体危重症分会牵头单位为基础,进一步带动全区儿童危重症救治事业的发展,逐步完善全区危重患儿转运系统,使危重患儿能够及时得到治疗,降低病死率,密切配合基层医院,进行即时评估,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置,合理、安全转运每一位危重患儿;通过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研所医联体网络构架,为需会诊患儿及时提供业内、国内知名专家的远程会诊,使每位危重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人才梯队建设

  每年选派2-3名医护人员到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浙江省儿童医院等国内技术水平一流的医院进修学习。同时,每年参加全国各种儿科、成人危重症及与危重症相关的学术会议及继续教育培训班,以提高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逐步送多名医护人员参加台湾地区及美国进修培训。

  4.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

  参加国家卫计委及自治区卫计委多个妇幼卫生项目工作:举办全区危重患儿适宜技术培训班,协助指导基层医院复苏培训工作。同时是国家儿童流感监测点、儿童腹泻疾病监测点、儿童意外伤害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手足口及各类传染病监测点及全国罕见病联盟医院。

  5.科研教学工作

  1)是国家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按计划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同时是自治区儿科医师转岗培训理论教师及实践基地。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及内蒙古河套学院的教学医院,硕士生培训基地。

  2)近3年完成及主持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6项;目前硕士生导师4名,每年培养儿科研究生4-5名,其中危重症专业研究生1-2名;

  三、筹建工作计划

  (一)筹建目标

  充分利用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内蒙古儿童医院作为全区儿童专科医院在全区儿童疾病诊疗方面的专业优势,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扶持基层、共同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全区危重患儿救治服务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危重患儿救治质量管理与控制,做好全区危重患儿救治质量控制、信息统计、分析评价、业务指导等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危重患儿识别、救治和管理能力,降低全区儿童疾病死亡率,促进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二)工作计划

  1.儿童危重症救治中心如通过自治区卫健委审批,拟开展如下工作:

  1)成立以内蒙古妇幼保健院为主任单位,联合自治区三级综合医院儿科或妇幼保健院儿科为成员单位的儿童危重症救治中心组织架构。

  2)中心委员共同参与制定与我区情况相适应的危重症评分及适宜技术培训内容。

  3)通过与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协作在自治区成立美国心脏协会认证的针对儿童基础生命支持及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心。

  4)完成对全区从事儿童危重症医护人员儿童基础生命支持及高级生命支持的培训。

  5)牵头单位负责及时接受全区急危重症转诊、会诊任务,开通双向转诊通道,落实医生首诊负责制,建立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制定儿童危重症救治中心的转诊规范与流程。

  6)协同120建立儿童危重症院前转运中心,使危重症患儿的得到及时、无缝的救治。

  7)建立上联下通远程会诊服务平台及双向转诊,上联北京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儿童医疗机构,下通全区各基层医疗机构,通过远程会诊实现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及时为危重患儿提供专业的诊疗方案,对诊疗困难的疑难病症,利用成员单位的远程会诊机制进行远程会诊,真正实现“病人不动,医生移动”的就医模式。

  8)通过每年举办1-2次学术会议,根据需求不定期组织召开不同需求的短期培训班,在临床技能、质控管理等方面对基层单位进行人才培训,加快基层单位人才队伍建设。

  2.如通过自治区卫健委审批,儿童危重症救治质量控制中心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组建,内蒙古妇幼保健院牵头指导危重儿童质量控质中心内各成员单位的业务工作及质量控制,并加强与技术支撑单位的交流合作,拟开展如下工作:

  1)组建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架构:构建以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为质控中心,自治区三级综合医院儿科或妇幼保健院儿科为成员单位的儿童危重症质量控制中心组织架构。

  2)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及评价体系:统一全区各地的质量控制标准,对各中心的实际工作开展评价、考核。

  3)监督指导:组建质控专家库,定期召开危重儿童救治质量控制中心会议,对各基层医院危重儿童救治工作及上报数据进行评估,对基层医院救治不规范的患儿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数据反馈及培训及督导、督导后检查。

  4)通过质控中心的同质化管理,构建标准化数据库,实现相关数据资料共享,并在自治区范围内开展科研协作,搭建与国内一流危重儿童质量控制中心的互动平台,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并参与国家PICU多中心研究。

  5)通过统计分析,找出影响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为卫生行政决策及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附件:1.我院PICU人员配置。

  2.我院PICU仪器配置。 

  3.我院PICU成立以来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及填补自治区空白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2018125   

作者: 图片: